资讯中心

观知天下 — — 值得信赖的政企第三方服务机构
研究报告(第九期)| 6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24-02-27 18:00:00        阅读次数:

点击下方红色字体查看官方发布 ⇩

研究报告(第九期)| 6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2月18日韩俊书记在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毅研究院搜集整理了北京、合肥、芜湖、上海、温州等省内外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具有典型性、创新性、实效性的经验做法及创新举措,供各地交流互鉴。

一、北京市:开展信用修复为经营主体节约“跑腿”3100小时

(一)主要做法

一是善用信息监管系统,对公示信息抽查中发现经营主体一般状态信息有误,或重要信息中存在非主观故意的明显错误的,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允许修改,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即时信息自我纠错。

二是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对于首次未按时报送年度报告的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不予执行有关信用惩戒措施或实施相关行政处罚,对因受灾影响暂时失联的经营主体,可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三是实行国家信用网、北京信用、信用中国多平台行政处罚信息联动修复机制,建立“多口受理、协同处理、一次办成”机制,经营主体可实现“一次申请,同步撤下”。

四是建立统一规范回复机制,建立信用修复主动告知机制,编制《信用修复审核规范性回复手册》,聚焦6类修复材料,明确73条规范性回复描述。

(二)亮点或成效

加快经营主体办事效率,创优信用修复办事环境。

一是自2023年以来,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其中通过线上途径为经营主体节约“跑腿”时间3100小时。

二是对18.1万户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10285户经营主体在缓冲期内主动进行了报送,避免信用受损。

三是通过数据共享互认,为10112家企业修复了行政处罚公示信息。

四是通过信用修复主动告知机制,向3.8万家新近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及时发送信用修复告知短信,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二、合肥市:建立支撑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一)主要做法

一是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合肥市出台《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行动方案》《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工作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专章形式将知识产权纳入《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

二是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合作框架意见》,推动完善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共治等协同保护机制。组建138名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员队伍、30名知识产权保护社会监督员队伍,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云存证服务中心,各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服务站。

三是持续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知惠行”等专项行动。

(二)亮点或成效

一是知识产权制造质量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6.58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5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5。近三年在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专利金奖3项、外观设计金奖1项。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加强。完成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112件,探索“集中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互联网+调解+仲裁+司法确认”等新模式,切实提升纠纷处理速度和质量。

三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设立6000万元“合肥市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股权投资基金”,已投资3家企业1800万元,吸纳社会资本2700万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动力。推动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落地,助力2家企业融资550万元。

三、芜湖市:创优法治化环境

(一)主要做法

在全省率先开展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试点,不断健全政策“制定—兑现—评估—反馈”体系。

一是无差别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线上+线下”“自查+公告”“座谈+走访”等方式,全方位梳理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合同履约等问题321个,逐条进行法律关系分析认定,制定个性化方案,推动所有问题清单化、闭环式解决。

二是推进政府企业双向监管、履约践诺。聚焦解决长期存在的政府合同“怎么签署”“怎么审查”“怎么履行”“怎么化解纠纷”等难题,打造全省首个“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信息系统”,实行合同签订备案到履行执行全流程监管,政府、企业双方履约情况全程可视、违约亮灯。

(二)亮点或成效

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对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具备兑现条件或通过法律途径能够解决的295个问题,已全部兑现,涉及金额5.48亿元;对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但暂不具备兑现条件的16个问题,均已制定兑现方案,明确兑现时限。政府企业双向监管、履约践诺持续开展,争取实现存量问题全面起底、政企纠纷基本清零,推动合同履约工作市场化、法治化。 

四、上海市:行政审批改革再提速上海又添全国首创试点

(一)主要做法

一是2023年8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计量领域部分行政许可事项改革试点。

二是上海市出台《上海市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审批告知承诺管理办法》,从审批申办材料、审批程序和后续监管等方面施行计量标准器具核准告知承诺制改革,优化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行政审批程序。

(二)亮点或成效

缩减行政审批时间,节省费用成本。

一是本市计量器具生产企业做出承诺符合相关条件后,大幅缩减了原来近三个月的审批时间,使得企事业单位在作出承诺符合相关条件后最快可当天获证助力企业降低制度性成本。

二是扩大型式批准告知承诺制改革范围,复制推广至全市范围,不单是上海自贸区企业,所有注册在上海市的企业,都不用北京、上海来回奔波,只需在“一网通办”上向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交申请,全程“不见面审批”,可帮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工、费用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五、温州市:以“第五要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是温州市统计局聚焦政府公共数据价值开发不足、服务对象单一等问题,全国首创“企业健康诊断”应用,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数智化”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是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中小企业日常决策缺乏高频数据支撑的问题,“企业健康诊断”应用还开发出“健康画像”子场景,推动公共数据回流共享,促进企业决策“有数可循、有据可依”。此外,基于企业大数据,“企业健康诊断”可生成产业地图,智能选取和解析区域内企业,分析形成温州市及各县(市、区)产业地图,为企业描绘“全息画像”,方便企业查看全方位数据指标情况,为自身经营决策提供立体式的数据参考。

(二)亮点或成效

目前,该应用已累计对全市8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出具12期“健康诊断报告”,发送企业预测预警信息19.7万余条,排查出风险隐患企业5319家次,为其中650余家企业提供精准帮扶、促进纾困解难,助力金融部门为124家有贷款需求的“企业无贷户”落实属地银行“一对一”融资服务。

六、海南省:涉企服务“一码通办”

(一)主要做法

一是上线海南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围绕企业开办、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该平台将“政策推送”“12345热线”“智慧金融平台”“信用海南”“工改系统”等全省各类涉企服务、码上应用相融合,通过电子证照授权、数据共享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码上服务”。

二是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线上“专员服务”,推进企业难题一站式解决。全省组织500名各级干部担任企业服务专员,并利用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包联服务专区”。除为企业提供专人专属服务外,还为企业提供“我的诉求”“诉求记录”“问题收集”“政企对话”等功能应用。

三是试点推出政策精准匹配和个性化推送功能,打破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过去涉企政策推送精准度不高、企业对政策的认知度和申请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比对,将符合条件的企业与相应的政策进行匹配,确保政策推送精准度和时效性,帮助企业全面了解政策背景、政策内容、申请条件等信息,使企业更好把握政策机遇。

四是针对具体办事人员往往是企业部门中层或一线工作人员,该平台还提供“精准化”服务,开通“企业经办人”功能,一家企业可设置3名经办人通过平台处理政企办件等涉企政务服务。

(二)亮点或成效

一是通过海南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信息“一码通展”、企业事项“一码通办”、企业服务“一码通达”。

二是通过“专员服务”,企业可随时联系服务专员提出有关问题和困难,并可随时掌握诉求受理进展,也可对海南省营商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和建议。

三是实行政策精准匹配和个性化推送功能,该平台已为各类型企业智能匹配政策超5000条次。

四是“企业经办人”功能结合“政企对话”应用,将专员服务沟通过程由线下转为线上,让企业一线人员“说话”,掌握企业“真难点”“真堵点”,实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涉企服务工作目标。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在此,随时随地联系我们。

公司邮箱

  • 邮箱:180272808@qq.com
  • 传真:0551-68999744

公司地址

  • 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口
    信达银信广场B座3F

联系电话

  • 座机:0551-68999744
  • 手机:1590551198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观知天下官方微信